香港思維導圖導師教育和職業培訓協會官方網頁

“思维导图”的名字由来探究

思维导图是由英国的东尼博赞先生在上世纪70年代所发明,在引入到华语世界之前一直采用“Mind Map”这一英文名称。在国外,“Mind Map”代表的是一张将思维呈现的图,而制作这张图的过程则称为“Mind Mapping”。更有人称呼使用Mind Map这种工具的爱好者为“Mind Mapper”。

Mind Mapping,后缀为“-ing”,通常表示一个进行中的过程或活动。在这里,它指的是制作Mind Map的过程,即运用博赞先生提出的Mind Map方法来组织和表达思维的过程。这个过程涉及将一系列相关的概念、想法或信息通过特定的方式连接起来,形成一个直观、易于理解的思维可视化图像。Mind Mapping强调的是动态性、过程性和方法性。Mind Map,则是指这个过程所产生的具体成果,即一张已经绘制完成的图。Mind Map强调的是静态性、结果性和工具性。



台湾及其他华语地区的Mind Map翻译


如从英中直译的角度看,Mind Map应为翻译为“思维地图”,而Mind Mapping为“思维地图绘制过程”。在台湾和早期一些华语地区,Mind Map被翻译为“心智图”,这个名称也包含了巧思。从人类大脑功能角度考虑,“心”代表人左脑“感性”部分,“智”代表了人右脑“理性”部分,Mind Map就是一种充分调动人大脑进行感性和理性思考的图。


中国大陆地区的Mind Map翻译


随着Mind Map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普及,另一种翻译“思维导图”也逐渐被广泛接受和使用。我们已经难以考究是谁提出这种翻译,但这无疑采用了一种非常优秀的翻译思路,因为思维导图能够将Mind Map和Mind Mapping的含义进行有机结合。尤其是“导”字的精妙,表示了将思维引导出来,具有过程的动感,而引导的结果是一张呈现思维的图。

无论是“心智图”还是“思维导图”,它们都是对Mind Map这一外来概念的中文译名,其目的都是为了方便华语世界的读者理解和使用这一思维工具。在实际应用中,两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,只是根据不同的地区和习惯有所偏好。